下载APP
  1. 首页
  2. 穿越历史
  3. 三国之最风流
  4. 111 阎柔宣威潞河北(四)

111 阎柔宣威潞河北(四)(2/3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

荀成正:“孔文举的这些作为,只能说是小仁、小德罢了。想这北海,孔文举在郡至今已四五年了吧?却一直都是黄巾横行!民因此死者有多少?武不能除贼,文不能安民,设再多的学校、荐举再多的儒士贤良、敛葬再多的无后郡人、四方游士之死者,有何用哉?自以智能优赡,溢才命世,而实误民之辈也!

张文说:“这件事吏是从另一个郡吏听来的,这郡吏言称,孔北海尝言‘父之於,当有何亲?论其本意,实为发尔。之於母,亦复奚为?譬如寄缻中,则离矣’。……明公,较北海之,此话像是真的,像是他可能会说的。”

听了张文列举的孔在北海所作的这些崇儒、德行之事,荀成不以为然,说:“司谬哉!”

跟着荀贞久了,荀成的光如今也是早已大开。

往轻了说,他缺少自知之明,往重了说,他是不知他自己有几斤几两。

然而不是不是仅为议论,汉家以孝治天,此等不孝之言,一旦确凿果是他说的,那他在士林中的名誉定然会陡然降。这对荀成完成的任务而言,却是有利的。

“父之於,当有何亲?论其本意,实为发尔。之於母,亦复奚为?譬如寄缻中,则离矣”,意思是说父亲对於儿有什么可以亲近的呢?推究他的本意,实在是冲动的产罢了;孩对母亲又算什么呢?就好比把东西放在罐中,拿来就离开了。

此事如真,便是不折不扣的大逆不

本章尚未读完,请一页继续阅读---->>>

“兼无识人之明,左承祖建议他外结盟友,以安郡中,此智谋民之谋也,他不但不听,反将左承祖残害!刘别驾劝他不要截击黄巾归众,他不从之,致使大败。其所亲信者,刘孔慈、王法之徒,他才死多久?这两人转就向你俩说他的坏话!当真小人也!

荀成令:“把这个吏员也召来,等我一一切实问过,你俩就开始向外散播。”

张文问:“敢问明公,何谬也?”

“还有别的么?”

“则野”,是张文的

可话又说回来,信也好、不信也好,只要有人证,这事儿就可以作。

张文应诺之后,接着说:“还有一件事。”

但他还是这么了,原因只有一个,只能用目空一切,太过自大解释。

张文忍不住说:“明公,孔北海尽狂妄,然他在北海郡的一些作为,确实还是值得称的。吏这次在北海郡吏,乃至包括黄巾降率,都听到了不少对他的好话。他聚拢为黄巾所误的男女数万人,重置城邑,以作安顿,设立学校,表显儒术,荐举贤良郑玄、彭璆、邴原等;郡人甄然、临孝存知名早卒,北海恨不及之,乃命县社;其余虽一介之善,莫不加礼焉;郡人无后及四方游士有死亡者,皆为棺而敛葬之。崇儒、德行,颇多矣!”

来只是孔氏祖先的经历而已,可如果加上那后半句,将之放到“我大圣之后,而见灭於宋,有天者,何必卯金刀”这一整句中的话,那意思就全然变了,变成好像孔是在暗示刘姓天可以学他的先祖,像他的先祖让位於弟那样,禅让天於别姓。

狂傲,自视甚,甚至可以说,他是一个自大自负的人。

但老实说,荀成不信孔会说这话,张文也不信。

刘志、张文应诺。

荀成说:“何事?”

如此格狂傲的一个人,他是有可能会说这等不孝之论,说这等惊世骇俗之言的。当然,他说这样的话,不代表他就是个不孝的人,这话可能只是他发的一个议论罢了。

“则野,真正的大仁、大德,应当是像明公,除暴安民,维护一方之安,而使百姓皆能安居乐业,这才是最该称颂的啊!”

两人摇了摇,说:“没有了。”

这一从他居然敢逆击二十万众的黄巾军就可以看。莫非连他自己本无有用兵之能都不知,又他莫非连以区区一郡之兵,何以能抗二十万黄巾之众都不清楚么?


【1】【2】【3】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章节目录